貴州丙烷氣體常用作燒烤、便攜式爐灶和機動車的燃料。丙烷通常被用來驅動火車,公交車,叉車和出租車,也被用來充當休旅車和露營時取暖和做飯的燃料。商用的“丙烷”燃料,或稱液化石油氣,是不純的。在需要注意的是,從甲烷(天然氣)制備的液化石油氣不包含丙烯,只有從原油精煉過程中得到的丙烷才含有。
因為氣體產品的應用覆蓋面大,一般將氣體的生產和供應與供電、供水一樣,作為工業投資環境的基礎設施,被視為國民經濟“命脈”而列為公用事業行業。標準氣體廠家就找貴陽宇順氣體有限公司。
貴州氮氣,占空氣體積的78%,以單質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之中,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是無色、無毒、無味的惰性氣體。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保鮮、糧食倉儲、金屬熱處理、石油化學工業、宇航技術、玻璃工業等諸多領域。
信息來源:www.xunjietongxin.com | 發布時間:2022年07月08日
貴州醫療氣體向您介紹:醫用氣體——醫療建筑合成設計中的生命線
合成設計追求醫療建筑全系統的融合。對各系統的空間規劃、流程設計、環境控制、安防報警、末端集成及其相互關聯性等進行精準設計,達成一張圖紙做到底的目標。醫用氣體是醫療建筑中由若干基本裝備組成的醫療保障的生命線,既有點的布局,又有面的關聯。既是固定設施,又是一條永不停息的流動性生命保障實體。合成設計須在總圖布局、空間規劃、面積分配、系統集成上遵循醫用氣體運行管理規范,總圖規劃做好空間適宜位置及設備所需面積大小的合成;空間布局做好氣體管道與其他設施空間關聯性的合成;末端配置須做好氣體端口的標準配置并集成與其他專業關聯性要素;系統運行須做好信息管理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的合成,為管理提供便捷。
01、什么是醫療建筑合成設計?
“合成設計”概念引申自辭海“合成軍隊”:意指在醫療建筑規劃設計中,以“系統”理論為指導,以建筑規劃設計院為核心,以BIM技術為工具,以技術聯盟與研究咨詢團隊為依托,將建筑與醫療功能相關連的若干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專業設計。從一維性、分散式組織改變為系統性組織,實現有序高效合成。實現“一個設計院統籌所有專業,一個聯盟合成相關設計;一群專家緊貼項目咨詢;一流企業跟蹤提供服務”,為醫院提供規范化、高效率的設計與管理咨詢服務。
醫療建筑規劃設計涉及多系統、多規范。主體設計、專業設計及二次設計三個部分涉及78個子項,每個子項都涉及規范,每個子項均有獨立的專業設計機構。主體設計: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含抗隔震、消能減震)、強電設計、弱電設計、給排水設計、暖通設計及人防設計、輕型鋼結構設計、概算等。專業設計:醫療工藝專項設計、預算及工程量清單、幕墻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裝修(二裝)設計、智能化設計、綠色建筑設計、凈化工程設計、醫用氣體設計、高壓氧等大型設備安裝設計、防幅射評估、廚房工藝及冷凍庫設計、物流傳輸系統設計、污水處理設計、機械車庫設計、交通標識設計、導亮標識設計、泛光照明設計、電動遮陽系統專項設計、場地邊坡支護及基坑支護、基礎處理專項設計、太陽能及地源熱泵等能源專項設計、噪聲及建筑聲學專項設計。
實踐證明,醫療建筑系統多元,功能復雜,知識密集。技術是系統的基礎;功能是系統的靈魂;系統合成是安全與效率的保障。醫用氣體系統是醫療保障的生命線,應從初始階段開始融入合成設計,形成科學的、合理的布局與配置。合成設計是引領醫療建筑未來的方向,醫用氣體的規劃設計也應走合成之路。
02、合成設計中,醫用氣體系統的合成“合”什么?
醫用氣體在醫療建筑中既是固定設施,又是基本裝備,既有點的布局,又有面的關聯。是一條永不停息的流動的生命之河。合成設計應在總圖布局、空間規劃、面積分配、系統組成上遵循相關規范,做好四個方面的合成。
2.1總圖布局
必須做好醫用氣體系統空間適宜位置的規劃與合成醫用氣體設備在空間上的位置與面積,指南有原則,沒有具體參數。現實情況是在方案階段,很少有設計單位對醫用氣體的空間布局進行設定。不少單位是“臨時性”指定。合成設計強調在總圖階段應當對醫用氣體系統設備在空間位置與面積上進行設定。
2.1.1 醫用氧氣源站房的選址
應臨近住院部、手術部,使管線路徑最短;并留置改擴建空間,與可燃液體、可燃材料、變電站之間的防火距離應符合規范。醫用氧氣儲罐與醫院主體建筑之間的防火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
面積建議:對于一千張床位以上的綜合醫院,氧氣站基地面積以500 m2左右為宜,設兩座液氧儲罐,匯流排用房及相應的工作人員值班等固定建筑可在60 m2為宜。配電應與設備功率相符合,如建立信息報警系統,則應將信息采集末端的位置明確。
2.1.2 醫用匯流排選址
可在液氧儲槽或在制氧機房鄰近建立,必須是獨立空間,不應設在地下或半地下。輸氧量超過60 m3/h時氧氣匯流排間宜布置成獨立建筑物,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并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 h的實體隔墻與該毗鄰建筑物隔開。匯流排設置不應與醫用空氣壓縮機、真空匯或制氧機設置在同一房間內。醫用氣體儲存庫不應布置在地下空間或半地下空間。庫內不得有地溝、暗道,并通風良好、干燥。
面積建議:對于千張床位規模的醫院,氧氣匯流排應與氧氣站緊鄰設置,既可直接灌裝,也便于維護管理。一般情況下,匯流排的房間以30 m2左右為宜。匯流排與液氧槽、值班用房為一平面時,建筑以60 m2左右為宜。氣體儲存庫的面積根據醫院規模及用氣量確定。
2.1.3 醫用真空泵的規劃與選址
真空泵宜布置于地下室,并設置廢液處理池及細菌處理設備。做好噪音防護、廢氣排放、廢水排放設計;廢氣排放氣口應置于室外,機組四周有維修通道,對每臺真空泵、真空風機應采取隔震措施。
面積建議:對于真空泵空間位置與面積,千張床位規模的醫院,其空間面積不得小于50 m2,滿足設置兩臺負壓泵、兩臺真空罐的位置,達到一用一備要求。空間位置的定點不應與壓縮空氣機房鄰近。如不可避免應采取排氣措施,應防止污染壓縮空氣機的取氣。
2.1.4 牙科應獨立設置空氣泵與真空泵
牙科空氣供應源宜為獨立設置,且不得與醫療空氣供應源共用空氣壓縮機。牙科專用真空匯應獨立設置,并要設置汞合金分離裝置。牙椅超過五臺時,壓縮機不得少于兩臺。
面積建議:由于牙科的空氣源與真空泵均為獨立設置,且不可同室,因此在空間規劃時要考慮現狀,也要考慮發展。當牙科椅位超過50張時,每個機房面積以40 m2左右為宜。一般情況下,每個設備的空間以20 m2為宜。
2.1.5 醫用空氣源站房的選址
應靠近手術部、ICU等,遠離污染源及各種廢氣排放口,不得與負壓真空系統站房建在一起。進氣口要高于地面5 m以上,周圍3 m以內不得有其他的排氣口。其噪音及廢氣、廢水不得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獨立雙電源供電。必要時,室內應安裝空調。器械空氣同時用于牙科時不得與醫療空氣共用壓縮機組。
面積建議:對于千張床位規模的醫院,空氣源機房的面積以60 m2左右為宜,以符合空氣站房中要求的兩臺壓縮機、兩臺儲氣罐、兩臺冷干機組安裝,做到一用一備。
2.1.6 手術室專用氣源配置與站房面積建議
手術部所需醫用氣源品種多樣。專用氣源匯流排須有獨立的空間,地面要平整防滑,氣體鋼瓶的連接要采取防錯接措施。采用安全低電壓,在出現電路故障時應能持續供氣。應設置監測報警系統。建議:對于千張床位的醫院,其手術室專用氣源匯流排空間以40 m2左右為宜。
2.2管道布局
管道布局必須處理好地下與地面、平面與垂直及其與其他設備管道在空間上物理環境關聯性的合成。
2.2.1 地下與地上
地下與地上是指在整體設計中處理好氣體管道的地埋與架空的關系。埋地敷設的醫用氣體管道與建筑物的地下管線之間最小間距均應符合GB —2013《氧氣站設計規范》[3]中關于地下敷設氧氣管道的間距規定,架空敷設的醫用氣體管道之間、管道與附件的外緣之間距離,應充分協調,確保安全。
2.2.2 垂直與平面
垂直指專用管井,不可與可燃、腐蝕性的氣體或液體、蒸氣、電氣、空調風管等共用。平面指管道的走向,在轉接時要留足空間,明敷管道,要有保護措施。暗敷的管道應在專用槽板或溝槽內。選用適當的主管道直徑,解決管道系統壓力損失。
2.2.3 物理關聯性
設計合成應為氣體管道預留適宜的空間,保證管道安裝的實施。主管道與副管道盡量規劃在病房較集中區域。手術室、ICU及住院部等區域的醫用氣體管道宜從醫用氣源單獨接出。特別強調氮氣、二氧化碳、氧化亞氮及其混合氣體管道的敷設,不宜穿過醫護人員生活區、辦公區必須穿越的部位,管道上不應設置閥門。
總之,醫用氣體管道在醫療建筑空間中“網羅天下”, 無處不在。管道的走向、安裝位置,設計中分層安排,需要裝修、空調、弱電、強電系統的配合實施。建議通過BIM技術進行梳理分配。
2.3末端配置
末端配置必須做好醫用氣體端口的標準配置并集成與其他專業的關聯性要求。因此,在裝飾設計階段,醫用氣體設計人員須與各專業配合,以保證設計的完整性與功能的可靠性。包括對設備帶色彩的選擇、安裝的高度、支管的走向等,都與土建、配電、信息、安裝、裝飾等設計發生聯系。不僅大系統的合成需要對醫用氣體進行整體的規劃與融合。氣體作為獨立的系統也須進行專業合成,才是可靠的、安全的。
2.4系統運行
系統運行必須做好醫用氣體信息管理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的合成,為管理提供便捷。醫用氣體的智能化水平是系統可靠運行的保證(圖7)。合成設計須將氣體信息系統納入醫療信息化的專項建設,構建網絡平臺。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對各類醫用氣體的系統狀態、運行參數及氣體壓力、流量等數據, 實時監控,確保醫用氣體的穩定與安全。這一系統的實施也應從設計階段開始,從綜合布線、管道預埋、末端點位、監測站設置等進行合成,事情想到,線路鋪到,點位定到,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安裝調試,免于后續想起來再做這個系統時的返工浪費。
03、現狀與展望
醫療建筑規劃設計的現狀為“相互獨立”,設計深度、工程配套、數據溝通、醫療流程、系統銜接等都存在弊端,醫用氣體的規劃設計也不例外。建議將“合成設計”引入招標范疇,使“合成設計”成為規劃設計方法的首選。強調一個設計院的統籌,強調二次設計項目的提前介入,徹底改變專業設計一事一標,形成相互間的協調配合的設計系統。